關於翡翠鑑定班不同的人看法也不同,坊間流傳的方法也很多,但是並不盡然全都正確,其中也不乏一些認識上的誤區,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鑑別誤區,希望能幫大家更好的去偽存真。
一、紫外熒光效應只宜作參考依據:在紫外光下,天然翡翠一般無熒光;其中的“白綿”有的有淺黃色熒光。 B貨翡翠,多半是充填有機膠,一般有藍白色熒光。現今市場上,有的B貨翡翠充填現象非常明顯,但在紫外熒光燈下無熒光。在翡翠鑑定班大規模檢測出證工作中,一般先過紫外熒光,沒有熒光的就馬虎一些,稍不留意就出問題。而大多數C貨翡翠都沒有熒光。
二、天然翡翠也可有孔隙和網紋結構:經強酸漂洗的翡翠一般都有明顯的孔隙、網紋結構。天然翡翠中受引力作用和風化作用可以產生明顯的孔隙和網紋結構,與酸腐蝕產生的網裂常難以區分。所以,“觀察到有網裂、麻點和凹坑者肯定是B貨”的意見不妥。
三、敲擊聲不能作為翡翠鑑定班的主要依據:常見有些翡翠銷售者以一玉件輕輕敲擊另一支懸空的手鐲,發出清脆的“鋼”音,表示其為天然翡翠,充填明顯的B貨翡翠的撞擊聲稍為沈悶,起到較好的宣傳效果。其實,發出“鋼”音的不一定就是天然翡翠,如透輝石玉(如青海翠玉)、閃石鈉長玉(如緬甸“水沫子”玉)等也具“鋼音”。當前市場上出現的某些B貨(如某些無機膠充填翡翠)也可發出清脆的“鋼”音。所以,敲擊聲只是一種參考,或者說是一種促銷演示,不是判定A、B貨翡翠鑑定班的科學方法。
四、“翠性”不是翡翠才有:一些行家的著作中認為,天然翡翠有別於其它玉石(包括B貨翡翠)的重要特徵,是天然翡翠具有“翠性”(俗稱“蒼蠅翅” ),其實不然。翡翠鑑定班的“翠性”是硬玉礦物解理面的反光。顯晶質透輝石(如青海翠玉中的透輝石),角閃石(如緬甸某些“黑烏沙”中的角閃石玉)等同樣有發育的解理,也可以有“翠性”;甚至雲南產的工藝級藍剛玉岩也可看到不同方向的裂開顯示出似“翠性”的特徵;微晶質的優質玻璃底、冰底、糯化底翡翠一般看不到“翠性”。故有“翠性”的不一定是翡翠,是翡翠不一定有“翠性”。 |